2014年3月16日 星期日

【工作】失控的原文

之前跟一位譯者朋友聊天,他說,學翻譯的時候只想著怎麼寫出好譯文,開始工作之後才發現大部份的時候都在處理不好的原文。我說,厲害的譯者跟編輯們都有一項技能,就是點石成金,或是把垃圾變成鑽石。

這種現象其實滿悲劇的,因為沒有人可以負責,也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完全解決問題。我們能做的只有請譯者不要太貼近原文翻譯(我們一直都在宣導,但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XDrz),還有提醒自己細心一點,看到不通順或邏輯怪異的句子要多多注意,儘量避免好笑的錯誤。

最主要的問題其實是原文作者。他們可能不是母語人士,也可能是寫作技巧很差的母語人士。非母語人士(尤其是歐洲人)常常把歐語的用字直接套進英文,但沒有發現意思可能不一樣,或是句子的文法結構正確但是很冗贅,看不懂。至於寫作技巧很差的母語人士,除了寫出冗贅句子以外也可能拼錯字、漏字。

這兩種狀況我都遇過,也審得很痛苦,但我想最辛苦的還是譯者,因為我至少還有譯者翻譯的內容可以參考,但他們只有恐怖的原文可以看,不然就是要花很多時間查資料,搞清楚原文真正想表達的意思。當然我也遇過非常「忠實」的譯者,完完全全照原文字面翻,真真就是一場災難,我一邊審一邊狐疑:連我這外行人都能看出問題,有專業背景的譯者怎麼會看不出來?

這種原文有時候會讓我們裡外不是人。客戶看了我們盡力做出來的譯文可能會發現很多句子寫得很奇怪,然後就覺得是我們的問題。客戶可能看不懂原文(然後覺得我們在推卸責任),或是因為內容夠專業而可以忽略七零八落的句構,拼湊出原文的意思,但我們的譯者再怎麼專業也不太可能比他們專業啊......

不過我們交件前還是會跟業務同仁說一下原文的問題,請他們用客戶可以接受的方式說明,大部份的客戶只要有先講都不會太刁難。另外我之前也遇過一位客戶,他們的技術超級專業(全台灣只有他們在做),我們得定期到他們公司開會檢討譯文,整場會議就像讀書會一樣,工程師一直跟我介紹技術,我再想要怎麼修改譯文...... XDDDD

2014年3月15日 星期六

【工作】翻譯業的涓滴分工

我們接的案子最終都是要拿來「用」的,像是新聞稿、產品介紹、訓練教材、合約等。雖然也接過圖書跟電視影片,但是非常少,出版社跟電視台幾乎都有固定合作的譯者、工作室,或是專門做影片配音的公司。

除了一直都有的文件翻譯以外,這幾年翻譯業多了一個新術語叫做 localization,一般稱為「本地化」。本地化指的是網站或套裝軟體的整套翻譯與測試流程,例如 Apple 網站的台灣版本,或是 Microsoft Office 的繁體中文版本,由本地化人員翻譯其中的文字,有時候可能需要工程師支援跟電腦技術有關的部分。最常有這種需求的案主是跨國公司,他們通常也會找跨國翻譯公司,一次把 N 種語言、N 百萬字發包出去,然後定期開會或抽查文件品質,或是連這項工作也交給翻譯公司來做,他們只負責付錢跟收到成品。

所以食物鏈是這樣的:

案主(通常是跨國公司)
跨國翻譯公司
當地翻譯公司(中小型)

跨國翻譯公司本身不一定做翻譯,通常是扮演掮客的角色,從案主那邊把 case 整包吃下來,再把工作分切發包出去,根據語種找當地翻譯公司承接,例如找我們負責繁體中文。我們把工作做完、交出去之後,跨國翻譯公司會找人審閱,這個人可能是他們內部的正職或兼職員工(我們稱作「內 Q」,Q 是 QA(Quality Assurance)的簡稱),也可能是其他翻譯公司的審稿(稱作「外 Q」或 3rd party reviewer)。外 Q 內 Q 看過檔案之後把有問題的地方挑出來,記在格式統一的表格裡,發給我們回覆。這份表格我們稱作 scorecard,因為除了挑出來的譯文以外,他們還會計算分數,沒達到約定標準就會 fail,狠一點的客戶甚至會扣錢。

麻煩的地方在哪裡呢?其實很多。XD

跨國翻譯公司不一定懂作業語言:他們的外 Q 內 Q 也不見得比我們懂,所以常常會有意見很多、分數很低的 scorecard,但是我們看了發現其實也不是我們的錯,而是外 Q 內 Q 的中文造詣不夠好。這種狀況下我們通常都會詳細回覆意見(用英文),等客戶換下一個外 Q 看看有沒有比較好...... 如果他們有懂中文的人,也許我們就不用花時間看那麼多令人惱怒的意見,也不用花更多時間回覆客戶了。

跨國翻譯公司的 TM 維護問題:跨國公司不見得每次都會找同樣的人來做同語種文件,除非有長期配合的公司,而且就算長期配合,也不見得每次都可以全都接下來,所以他們應該有很多口袋名單,就算字數爆量也可以分頭進行。問題來了:每次好幾百萬字的內容他們都直接丟進 TM,不篩選甚至不檢查一句多譯,如果業主修改某個用語的譯法,他們也不會回頭去改以前的內容(我們會這樣做,就算不是每次都改,編輯發現的時候通常也會順手改)。

無形的時間成本:上一個問題造成的恐怖 TM 套進新文件的時候,對編輯而言有時候可能是地獄。我們可能會發現過去別間公司完全錯誤的譯文,然後就得花時間去修改,如果這份文件又不巧有很多這種譯文,我們可能得花費比預期高很多的時間成本,也可能會虧錢。因為跨國公司算字數的方法是這樣:先把(可能很恐怖的)TM 套進文件,已經套掉的字數乘以 0.1,再加上剩下的字數。他們的理由是 TM 已經有的內容就不用翻了,但前提是他們要維護 TM 啊!!!!!更機車的客戶只會叫我們「100%match 的部分也要檢查」然後就這樣,也不願意付更多錢,我們的時間通通耗在上面,真的很浪費。

時間表很趕,客戶又無法及時答覆問題:跨國翻譯公司沒辦法回應我們大部份的問題,因為他們只是掮客,最終還是案主說了算,但是這樣一來一往通常要耗費很多時間,往往我們還沒等到答案,交期就先到了,於是我後來學了乖,先斬後奏,讓客戶晚點自己確認自己修改。另外,跨國翻譯公司最後還要統整檔案交給案主,所以也必須預留最後的作業時間,這樣一來我們的時間自然被壓縮,比較扯的客戶還會來個好幾千字的「特急件」規定當天要交,也不給急件費。我的對策是:不給急件費的大量急件沒資格享受高級的譯文,所以我都會準時交。

當然,不是所有跨國翻譯公司都有這麼多問題(雖然大部份都有 XD),業務同仁也盡力捍衛我們的立場,讓我們有比較好的作業條件,只是這種分工方式的存在本來就是一種邪惡,如果我們可以直接跟案主接件的話,他們可以享受 CP 值更高的譯文,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