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

《誤譯的人生》(妮娜·休勒著,楊士堤譯,野人出版)



身為翻譯工作者,「誤譯」是我最大的噩夢,也是每天幾乎都會處理到的問題,所以我在網路書店發現《誤譯的人生》這本書時,對內容非常好奇,想看看作者怎麼描寫誤譯這回事。讀完之後,我覺得這本小說主要還是在寫「人生」,對「誤譯」的處理不盡深入,也不盡精確。我無意責備作者,也無意貶低這個故事的價值,只是覺得小說描寫的翻譯工作跟我實際面臨的狀況有些差距,導致閱讀的過程不太盡興。

故事大綱是這樣的:精通五國語言的譯者漢娜·舒伯特,正在將一部日文小說翻譯成英文,在字斟句酌的過程中,她帶入了自己的價值觀,改動了很多地方。她胸有成竹地交稿,但是原作者卻非常不滿意,甚至直接批評她毀了這部小說。就在漢娜又生氣又委屈的時候,突然發生了一起意外,她失去了四種語言能力,日語成為她的母語。因緣際會,她決定前往日本,實際走訪小說描寫的地方,甚至親自拜訪小說人物的原型。她在這段旅程中不停回憶、不停反思,自己的誤譯或許不只在於語言的理解與重述,還包括了思考模式與價值觀。

在我看來,漢娜的做法犯了大忌。譯者翻譯的時候固然會受到文化與價值觀的影響,但是最不應該做的事情,就是把書中人物「改造」成另一個人。以漢娜在翻譯界的地位,她應該不至於對日本文化或日本人的心境缺乏了解到必須「腦補」的地步。如果這是翻譯界的常態,那麼該探討的似乎是產業問題,而不是文化或價值觀的差異與影響。

漢娜對於翻譯的理解也跟我不同,她在日本的演說中提到:
或許翻譯是甲語言轉換到乙語言時,所創造出來的另一種既純粹又真實的語言。而且,翻譯在轉換的過程中,必須要找出兩種文字的真實意義,因此這或許也保留了雙方的本質。翻譯不僅轉換了那些隱藏在語言底下的口語、文化、性別和年齡,甚至也囊括了語言的所有層面。如果我們的原始共通語言已經解離到世界各地,或許我們可以從意義上整合兩種不同的語言,並且創造出一種更純粹的語言。這時,翻譯就不再是甲語言或乙語言,而是一種丙語言:一種可以經由討論而產生的語言,同時也是一種更能傳達出真相的語言。(114 頁)
漢娜對於翻譯「轉換」的過程詮釋很精準,但我認為譯者理解、吸收的內容與概念無法以文字描述,因此不能稱為「語言」,譯文仍然是「乙語言」的產物,而且是譯者描述「自己理解與吸收的概念」的產物。我認為翻譯不會比原著更純粹,但我不知道作者的看法如何,故事並沒有交代漢妮對翻譯的理解是否改變,讓我耿耿於懷。至於譯文是否更能傳達出真相,文學解讀的「真相」是否存在就是個問題,怎麼能期待譯文「傳達出真相」呢?

基於以上論點,我認為作者對於「誤譯」的處理不夠寫實,不過翻譯的概念如果要認真解釋,恐怕會過於抽象難懂(看看我前面寫了多少字 XD)。把翻譯這件事寫成小說,是很大的挑戰,我很佩服作者的勇氣。而且這本小說講的是日文翻英文,譯者勢必也要同時掌握兩種語言,考量到這一點,我認為譯者值得鼓勵,雖然句子還是能看出從英文直譯,但是對於日文譯法的解釋,日文文盲如我還滿能輕鬆理解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